你们有没有觉得,人到了中年上证速配,多少都会开始惜命。
就拿我身边人来说吧,这两年,陆陆续续有朋友开始上瑜伽班、喝人参白茶。
还有几位以前从不午睡的同事,也买了小毯子和小枕头,说中午和晚上要多睡点觉,才能补充精力和气血。
只是,虽然大家热情都很高,但实际的养生效果却算不上好。
报的班因为工作太忙,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30节课半年都上不完一半。
买的养生茶、开的中药,能捏着鼻子喝上两天,已经算很有毅力了。
至于多睡觉……这么说吧,如果只靠毅力就能自由调整作息时间,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失眠了。
其实,中年人想养生,饮食运动这些都急不得,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调整,逐渐坚持。
真想要惜命,不如先做到以下这3件事,既顺应人性,见效也迅速,别不信。
先聊一个有些沉重的故事。
前些天,博主@小米悠悠在社交媒体上留下最后一条帖子:
“我今晚,就要走了。”
而后,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
小米悠悠之死,既让人惋惜,又让人遗憾。
惋惜的是,她在去世时刚满40岁,还很年轻。
遗憾的是,她本来存在无数次机会阻止死亡的到来,但都被她一一错过了。
十几年前,小米悠悠体检查出了一个4cm的卵巢囊肿。
医生说做个手术就能解决,但她怕麻烦、怕耽误工作,就没做。
而后她无数次查出了这个囊肿,但始终选择了扛着,没采取任何治疗。
就这样捱到了2024年3月,小米悠悠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,这一次,她终于选择治疗了。
可惜的是,她担心外地医院不能报销,没有去北京和上海找更好的大夫治疗,而是选择了一家本地医院手术,导致术后一个多月又复发。
这一次,她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第二场手术,只能靠药物维持生命。
直到此时,其实她依然有机会延续生命。
可她却选择了免费的临床试验,结果因为要重新走流程,耽误了治疗,导致病情彻底恶化到了没有挽回的余地。
有网友以为她是缺钱,才会担心影响工作,担心医保不能报销,甚至生命垂危时还舍不得花钱。
但其实,直到去世时,她名下还有一套自己的房产和200万积蓄,并且她未婚未育,几乎谈不上什么顾虑。
多讽刺,多可惜,多让人扼腕叹息。
除了身体疾病,心理上的压力和问题同样不能硬扛。
之前看过一部电影,名叫《丈夫得了抑郁症》。
电影男主高野不爱说话,是个内向老实的人。
他在一家网络公司做售后,每天不仅要应付形形色色的客户,还面对领导的苛责。
久而久之,高野的身体开始莫名疼痛,经常胡思乱想,长期失眠。
后来,他被诊断患上了抑郁症,但他还是强撑着继续上班,状态也越来越差。
万幸的是,高野的妻子发现了丈夫的情绪变化,及时让他暂停工作上证速配,帮他转移注意力。
在妻子的帮助下,他渐渐从抑郁中挣脱出来,得到了好转。
其实,很多事本来只是小事,如果不硬扛,早日解决,并不会拖成顽疾重症。
只是太多太多的人,不是出于忙碌,就是心存侥幸,要么就是想为家里省点钱,把什么问题都自己扛了下来。
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好:
“世上没有什么人和什么事,值得你拿命换钱。”
所有喜欢硬扛的人,十点君在这里给你3点建议,一定要听一听。
首先,学会听劝。
之前看过一则新闻,22岁女孩连续加班48小时后猝死在工位上。
期间,同事和朋友都有所劝告,但她并未听取,最终不幸离世。
请记住,连外人都感觉到我们的身心有恙时,那说明问题已经不小了。
一定要听劝,及时自查或去医院检查,别酿成大祸。
其次,学会求助。
爱硬扛的人,往往伴随着逞强,凡事不到迫不得已,不会向人求援。
事实上,懂得与人合作,一同面对压力和挑战,本就是人类最大的优势。
把肩上的担子分一点出去吧,别等到最后一根稻草落下,才追悔莫及。
最后,学会自我关心。
人活一世,终究是自己最了解自己,也最该爱自己。
平日里多讨自己开心,尽量让自己活得舒服点。
定期做做体检和心理检查,防患于未然。
任何人和事在你这里都不该排在首位,最值得关心的,永远是你自己。
当然,说是不硬扛,可总有些事需要负责,总有些烦恼无处可说。
久而久之,这部分压力就会郁结在心口,变成隐性的负面情绪。
可能你自己还没察觉,人就在不知不觉中down了起来。
这时候,就需要定期解压,把那些漏网的、残余的情绪,统统消化掉。
新同事小秋有一个习惯,每周她都会挑一两个晴天,去附近的公园草坪上躺一下午。
她还和我们说,这个习惯救过她的命。
因为和她交好,所以她有时也邀请我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。
有一次,我好奇地问她,之前说的救过命是怎么一回事。
小秋笑着说:
“前几年,我家里出了点意外,每天都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处理。
恰好当时公司说要考察我,看我的能力够不够升职,所以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双重压力下,我每天都睡不好觉,吃饭也只能吃下一点点。
去医院检查后上证速配,医生说我身体没什么问题,主要是心理原因。
他建议我定期做点解压的事情,排解一下情绪。
我查了一下,网上都说晒太阳对抑郁有治疗作用。
从那以后,不管多忙,每周我都会来公园晒晒太阳,慢慢地,整个人的状态就好转起来了。”
那天聊了很多。
临别时,小秋说,她觉得心态再好的人都会有负能量积累下来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只是需要正确的方式去代谢。
诚然如此。
之前听过一个说法:很多人生活中的陋习,都是因为情绪没处理好。
其实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,暴饮暴食不好,吃饭重油重辣不好,但还是会忍不住。
因为熬夜可以做回自己,放纵地做白天做不了的事情。
而暴饮暴食、重油重辣,也只是通过食物去满足胃、刺激感官,辣到哭出来的时候,也许反而是情绪的一个出口。
所以有时候,戒不掉陋习不要急着苛责自己,先让自己快乐起来,通过健康的方式满足一些欲望、释放一些情绪。
而后再去改正困扰你的陋习,也许阻力会变小。
这样下来,情绪好了,生活习惯也会变好,一举多得。
十点君在这里分享一些排解负面情绪的小技巧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。
1、给情绪找个出口。
可以选择写日记、唱歌、画画、洗热水澡等私人化的方式释放情绪,也可以试试提升表达能力,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,直接清晰地表达不满。
2、换个环境生活。
物理环境方面,可以改变日常出行路线、在家和工位增加小摆件、整理房间、短途旅行等。
社交环境方面,可以多靠近积极的人,多和滋养你的人相处。
信息环境方面,少关注一些无法改变的,引发负面情绪的信息,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,多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生活。
3、适度运动。
汗水可以带走身体的杂质,也能为身体排毒。
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,选择合适的项目。
没有运动习惯的人,建议先从轻度的运动开始,比如散步、瑜伽等。
但要切记做好拉伸、适度适量,以免伤害身体。
亚里士多德说:“人是社会性动物。”
十点君之前也聊到过,有一个健康、稳定的社交圈,对我们大有裨益。
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,多社交,除了能抚慰心灵、排解寂寞,还可以保命。
据哈佛大学研究,良好的人际关系,无论是轻松的社交互动还是人生伙伴的关系,都能让我们更快乐、更健康并且更加长寿。
医学教授Robert Waldinger指出:
“慢性孤独会使每年死亡率提高26%。
当人类有孤独感时,会更容易对疼痛敏感、会压抑免疫系统功能、会使脑功能下降、会使睡眠品质降低、会引起疲惫和烦躁感。”
也就是说,当你感到孤独或寂寞时,其实正在对身体产生负面生理影响。
说来有趣,哈佛研究还表明,最好的养生运动之一是打麻将。
乍一听有点无厘头,仔细想想其实还挺有道理。
爱打麻将的人,都有固定的棋牌搭子,也就意味着存在稳定的社交,可以长期稳定给身体带来正反馈,帮助养生。
当然了,麻将只是一个有意思的例子。
只要是健康和谐的社交,无论是深入灵魂的deep talk,还是一起钓鱼打球这样的同好之交,甚至只是一起散散步、晒晒太阳,都能给我们带来好处。
不过,稳定地社交固然有益身体,但也不是朋友越多、社交行为越密集越好。
特别是对i人而言,一时的孤独其实没那么可怕,可怕的是当我们勉强自己进入喧闹的人群,却感到加倍孤独。
那一刻,你只会接受到巨大的负反馈,足以浇灭你的所有热情。
所以,具体选择怎样的社交方式,要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喜好和具体情况分析。
但哪些社交方式对健康有害,这个倒是对所有人通用。
之前,科普中国发文列举3种相对危险的社交状态,十点君在这里分享给大家,不妨自查。
1、和朋友、家人见面次数小于三个月一次。
人对社交的需求是有一定阈值的,每天或者每个月见一次亲友,对身体的影响其实区别不大;
但如果3个月才见一次,那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;
如果是全年都没有接触的话,全因死亡风险则会增加得更多。
2、独居+零社交
据统计,独居的人全因死亡率会增加 25%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会增加48%。
这还不是最糟糕的,如果独居的同时缺乏和朋友、家人的聚会,死亡风险会呈几何级增长。
这类人群的心脏病死亡率,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了123%。
3、无人倾诉+长期孤独
有研究表明,长期孤独会激活大脑的“威胁监测系统”,导致慢性炎症水平升高;
与此同时,如果又无人倾诉,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会增加。
两者相叠加,死亡风险会大大增加,值得我们加以警惕。
培根说:
“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,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。”
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到最后,拼的就是身体,拼的就是你是否爱护自己。
到了一定年龄,处处小心、时时惜命,才是生活的主旋律。
照顾好身体、守护好心灵,把关心自己当做一种习惯,你会收获更多幸福。
点个,你有什么惜命的小妙招吗,你又为健康做出了什么改变呢?
不妨分享在评论区,和大家一起讨论吧~
作者 | 明冬,课虚无以责有,叩寂寞而求音。
主播 | 夏萌,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。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